
能源日訊[3513期]2023-09-28
-
2023年1—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11.7%
1—8月份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6558.2億元,同比下降11.7%,降幅比1—7月份收窄3.8個百分點。1—8月份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,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841.6億元,同比下降16.5%;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4018.4億元,下降12.1%;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092.7億元,下降11.1%;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487.2億元,下降4.6%。8月份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實現由降轉增,同比增長17.2%。
-
中國黃河流域在建裝機最大水電站首臺機組成功吊裝
9月27日從中國國家能源集團青海公司獲悉,當日,由該公司承建的黃河流域在建海拔最高、裝機最大水電站——瑪爾擋水電站首臺機組水輪機轉輪成功吊裝就位,拉開了黃河上游裝機最大規模水輪發電機組水輪機總裝的序幕。本次吊裝就位的水輪機轉輪直徑6.6米,高3.1米,總重量158.5噸,由上冠、下環及17個葉片組裝焊接而成;轉輪在工廠整體加工時,采用了多工序集中加工工藝,在同一工位下完成所有關鍵部位的加工,嚴格保證了轉輪的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要求。
-
三峽電站今年首次全開運行 保供亞運
9月26日,世界最大水電站——三峽電站34臺機組全開運行,實現今年首次滿負荷運行,全力保障杭州亞運會電力供應。近期,受長江流域持續性降雨影響,三峽電站入庫流量持續增加,在保證長江中下游防洪安全的前提下,三峽電站逐步加大出庫流量,實現今年首次滿負荷運行,發電總功率達2250萬千瓦。
-
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724元/噸 環比持平
本報告期(2023年9月20日至2023年9月26日),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724元/噸,環比持平。分析認為,市場節前階段性采購基本告一段落,本周供需整體再次轉弱,環渤海港口貨源有所修復,市場交易相對平穩溫和,本期環渤海動力煤綜合價格持平運行。
-
1-8月全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現利潤5236.9億元,同比下降26.3%
2023年1-8月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6558.2億元,同比下降11.7%,降幅比1—7月份收窄3.8個百分點。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8906.3億元,同比下降20.5%。其中: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現利潤總額5236.9億元,同比下降26.3%,降幅擴大0.1個百分點。
-
我國規模最大液化天然氣儲備基地首年負荷率超80%
9月26日,記者從中國海油了解到,國內規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備基地--中國海油鹽城"綠能港"投產首年累計接卸量突破35億立方米,設計負荷利用率超80%,創國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投產首年負荷率最高紀錄,成為保障華東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的重要氣源。
-
浙能舟山六橫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工程開工
9月26日11點18分,浙能集團首座自主開發的液化天然氣(LNG)接收站項目——浙能舟山六橫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工程開工建設。項目一期預計于2026年投產,達產后年供氣能力達84億立方米,可在冬季用氣高峰時期保障超2.8億戶家庭1個月的用氣量,可實現減排二氧化碳約2800萬噸,相當于植樹約5895萬棵,對保障浙江及區域城市能源安全、助力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和實現“雙碳”目標具有重要意義。
-
我國氫能產業發展迎來新階段
9月26日,“2023中國西部氫能大會”在新疆克拉瑪依舉行,中國發明協會獨角獸企業創新分會會長、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項目負責人解樹江教授介紹說,我國氫能產業發展迎來新階段,2019年,氫能領域尚無獨角獸企業,2023年氫能領域涌現6家獨角獸企業,短短5年時間,氫能獨角獸企業實現從0家到6家的重大突破。
-
今年生態環境領域重大工程完成投資超過6000億元
從生態環境部26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:今年以來,生態環境領域有效投資持續擴大,生態環境領域重大工程臺賬不斷建立健全,涉及項目近1萬個,已完成投資超過6000億元。今年以來,生態環境部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職能作用,制定實施《生態環境促進穩增長服務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》,并及時謀劃推出新的接續政策措施,有力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。